致力于媒介资源整合服务-媒介发稿从这里开始
首页注册账号自助发布

当前位置:网站主页>媒介学院

“融媒体、媒体融合”如何正确翻译成英文

今年3月22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人民日报社调研。新华社当天的电文说,刘云山首先来到人民日报社“中央厨房”,听取融媒体采编发平台建设情况介绍,勉励大家精心做好新闻采集、编辑、发布工作,推出更多有影响的融媒体产品,把党报传播优势向网上拓展。

3月23日,新华社将此消息以《Senior CPC leader calls for media integration》为题进行英文报道。笔者注意到,与此前翻译“媒体融合”习惯用media convergence不同的是,这次新华社直接在标题中改用media integration表示“媒体融合”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官方首次使用“融媒体”概念。

国内最早提出“融媒体”的学者是笔者的导师—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栾轶玫。栾教授早在2008年就发表了第一篇关于“融媒体”的文章。

尽管新华社3月22日的电文两次提及了“融媒体”,但是其次日的英文报道全文未见涉及“融媒体”的英文翻译。

那么,“融媒体”究竟如何翻译成英文?

栾轶玫教授的专著《融媒体传播》一书的封面所标注的英文为“Media Convergence”。

复旦大学王骥飞的硕士论文《“长尾”核变—新货贺下传媒集团的变革与重塑》把“融媒体”翻译成Convergence Media。

鉴于此,笔者在知网、百度学术以media convergence和convergence media为关键词分别检索英文文献,结果均只有与media convergence相关的文献,基本上都属于“媒体融合”的范畴。可见,在英文世界,尚无“融媒体”专门研究。学者邓涛认为,“融媒体”是中国“媒体融合”尚在起步阶段的产物。

笔者梳理文献发现,在我国,“融媒体”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,先后出现了与“融媒体”密切相关的“融媒”、“融合媒体”等概念,但是均未给予明确的定义。

高钢、陈绚认为,“媒介融合”应该指的是一种过程状态,不应将“媒介融合”看作一个名词……在我国,我们不妨先将之简称为“融媒”或“通媒”。

刘强的专著《融合媒体受众采纳行为研究》研究发现了未来媒体形态即“融合媒体”。

笔者梳理英文相关文献发现,在英语世界,有关“媒体融合”的翻译一般为media convergence,有关“融合媒体”的翻译一般亦如此。比如,2017年4月8日,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的《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Journalism and News Media: Media Management, Media Convergence and Globalization》( 编者:Mike Friedrichsen , Yahya Kamalipour ),依然使用Media Convergence。

笔者梳理发现,国内多部有关媒体融合或媒介融合的专著,在翻译“媒体融合”或“媒介融合”时,基本上都使用Media Convergence。比如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的《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出版变迁与转型》(作者:汪曙华)一书的封面使用了media convergence。

国内也有极少部分媒体融合的专著在翻译“媒体融合”或“媒介融合”时使用了另外的英文翻译:media integration。比如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《挑战、变革与提升: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研究》(作者:段鹏)一书,封面就使用了media integration。

归纳一下,有关“媒体融合”,目前主要有两种翻译方法:一是media convergence;二是media integration。

那么,究竟该如何正确翻译“媒体融合”?首先要正确理解“媒体融合”。

笔者认为,“媒体融合”具有三个渐进式的发展阶段:

第一阶段的核心词汇是“溶”,此时的媒体融合是media convergence。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》对converge的解释是:“to move towards a place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meet”,中文的解释是“汇集、聚集”。

第一阶段就像泳池游泳,各种形态的媒介只是简单地汇聚在一起,为“融媒体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,这个阶段“你是你,我是我”。

第二阶段的核心词汇是“融”,此时的媒体融合是media integration。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》对integrate的解释是:“to combine two or more things so that they work together;to combine with sth else in this way”,中文的解释是“(使)合并,成为一体”。

第二阶段就像冰雪融化,不同的媒介开始相互融合,开始向“融媒体”发展,这个阶段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。

第三阶段的核心词汇是“熔”,此时的媒体融合笔者建议使用media fusion。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》对fusion的解释是:“the process or result of joining two or more things together to form one”,中文的解释是“融合、熔接”。

第三阶段就像高温熔炉,多种媒介熔解渗透、彻底打通,并形成动态化的新形态“融媒体”,这个阶段“你就是我,我就是你”。

那么,该如何正确翻译“融媒体”?首先要正确理解“融媒体”。

2014年,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何东平指出,光明日报基于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方位考量,提出了“融媒体”的概念。光明日报副总编辑、融媒体中心主任陆先高指出,融媒体的概念重在“融”,重在将机构媒体分散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部门的内容资源、采编队伍、采编资源、采编发流程、产品形态、传播渠道、技术解决方案、市场对接等,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来解决。

温怀疆、何光威、史惠主编的专著《融媒体技术》认为,融媒体目前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公认的、准确的定义。对“融媒体”目前的理解就是融合多种的跨界媒体,其所指并不是一个个体概念,而是一个集合概念。该专著认为,融媒体是全媒体功能、传播手段乃至组织结构等核心要素的结合、汇聚和融合,是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下的新型运作模式。

匡文波认为,融媒体是国内学者基于媒介融合的概念提出,但目前学界对于“融媒体”的概念尚不明确。绝大多数学术论文引用百度百科的定义,即“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,在人力、内容、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,实现‘资源融通、内容兼顾、宣传互融、利益共融’”。

栾轶玫的专著《融媒体传播》认为,融媒体时代彻底打破了先前的介质割裂,借助新媒体的力量,任何一家传统媒体机构都可以进行多介质运作,即都可以生产视频、音频、文字、图画等多样的新闻产品。

显然,“融媒体”中的“融”,既可以解读为“融合”,也可以解读为“熔和”;既可以理解为动词,也可以理解为名词;既可以理解为主动地融,也可以理解为被动地融;既可以理解为暂时的完成时态的融,也可以理解为动态的正在进行时的融。

可以说,没有任何一个英文能够完整地诠释中文的“融”字。由此可见汉字的博大精深、变幻莫测。

目前,我国一些地方政府、新闻媒体纷纷成立了“融媒体新闻中心”。但是,我们总不能关起门来搞“媒体融合”和“融媒体”,要有互联网思维,国内有关媒体融合的探索和实践,都应该放眼更广阔的国际视野,要经得起全球化数字时代的考验和检视。所以,必须统一“媒体融合”和“融媒体”的英文翻译。

笔者梳理相关文献发现,国内有关“融媒体”也主要有两种翻译方法:一是沿袭“媒体融合”的第一种翻译方法,继续使用media convergence;二是把media convergence两个单词调换位置变成convergence media,这样就成了“融合媒体”,简称“融媒体”。

近几年,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有关“媒体融合”书籍《Converging Media: A New 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》(作者:John V. Pavlik , Shawn McIntosh),均提出Converging Media的概念,可翻译为中文世界的“融合媒体”或“融媒体”。其英文convergence(融合)之所以使用ing的进行时态,说明“融合媒体”(“融媒体”)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动态过程。

在知乎上,有一位伦敦政经传播学硕士使用melted media来翻译“融媒体”。笔者认为,这个翻译不妥。Melt这个单词的意思是“熔化,逐渐融合”,不太贴切国内的媒体融合现实和终极要求。

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的《融媒体数学》,将“融媒体”翻译为integration media。

笔者认为,在翻译“融合”时,目前文献广泛使用的converge、integrate以及笔者建议使用的fusion,这三个英文单词,其“融合”的程度是渐进的,融合由肤浅到深入。笔者建议翻译“媒体融合”时统一使用media fusion。

如今,国内在翻译“多媒体、跨媒体、全媒体”时,基本上都做到统一翻译了(分别翻译为multimedia、crossmedia、omnimedia)。借鉴这三个翻译,笔者建议翻译“融媒体”时统一使用fusionmedia。当然,如果简单地用汉语拼音“rongmeiti”当作“融媒体”的英文翻译,就有点太搞笑了。(个人观点,仅供交流,不代表供职单位。)


来源:https://kknews.cc/media/j8ln8k6.html